在古典音樂的世界,演奏傳統是很重要的,這裡說的傳統指的是tradition,而非演奏慣例(performance practice),後者這個字主要指的是作曲家活著的年代,時人習慣的做法。但傳統則是另外的事,它有可能具備演奏慣例一脈相承下來的歷史重量,但也有可能只是源於某一個時代,特別有聲量的某幾位指揮的做法,例如很難有人能不被卡拉揚影響;而這些做法,有時候可能甚至會與譜上的資訊大相逕庭,而讓現代的音樂家,特別是著重原典性的新一代,在傳統與書面資訊間的矛盾充滿各種疑問。
在柴可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上,上述的事情極為明顯。接下來想要花幾篇文章的篇幅,記述一下我對於這首曲子的觀察。雖然這首曲子是一個大整體,但今天想要從第二樂章的一部分先入手。這是任何愛樂者都珍而重之的一闕樂章,極其優美動人。讓我們看一下樂譜第一面給我們的資訊:
「如歌的行板,帶有些許縱容」,以及速度為54。前面的術語如何翻譯且略過不提,速度54這一點,如果熟悉這個樂章的人,可以試試看唱它的開頭,再對看看節拍器,大抵都會發現自己唱的速度比起54慢了許多。這時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辯解說法:「作曲家自己演出也常常不照速度啊,速度只是參考,重點是感覺。」誠然,在學生時期常替同輩作曲家指揮作品,確實是有譜上速度(作曲家在書桌前工作想的速度),與實際演出時他想要的速度不同的情況。但有關這個樂章,也許也可以從幾個切入點想想:
- 作曲家自己親臨過幾次這首曲子的演出,也親自指揮過。
- 他是會一直修改樂譜的人。
- 從他的譜上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縝密的人,連漸慢是一拍的、兩拍的,位置都寫得極其清楚。
綜合上述三點,我寧可試著遵照柴可夫斯基的速度演出;而事實上,從他的手稿中也可以看出他對這裡速度的選擇有所琢磨,原本寫的是58,後來想一想之後又用鉛筆改成54,這樣的微幅修改在他的作品中是再常見不過的事了:
回到「一般來說常見的速度」,我與幾乎絕大多數的人一樣,在看譜之前就已經把這首曲子聽得滾瓜爛熟了,因而可以說我自然而然會唱出來的速度,本來就已經是聽覺記憶下的產物。實際去認真地把許多版本的錄音定速,也會發現大部分的錄音速度都介於38-42,速度幾乎可以說是打了七折。因而在發現譜上寫的速度其實快了很多時,我心中非常訝異,甚至隱隱覺得「這樣不夠富有歌唱性、不夠浪漫」,但這也難免令我反思,會不會只是因為我習慣了這個速度所引發的濫情,所以才會覺得遵照樂譜速度沒辦法唱呢?這就有點像是先看過哈利波特電影之後才看小說,看到「妙麗」兩個字時難免浮現艾瑪·華生的臉,已經被制約了。
54可以說是這個樂章的基調,後續的許多速度變化都是基於這個數字浮動,如果沒有以它做整體考量,可能許多精妙的設計便會消失。在當時的人類日常可以看到的最小時間單位是秒速的情形下,我總把它想像為柴可夫斯基想要的是「稍慢於基本脈動」的一種步調。我曾經試著照速度指揮,不過由於這個樂章還有好幾個值得探究的地方,因此我想可以等柴五的主題結束後,再一併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