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所張貼之文章皆為筆者之個人心得,如需使用請來函討論,不允許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改寫或轉貼,謝謝。
在上一篇文章中,大略討論了分句以及術語,還有部分關於力度的討論。今天這篇文章,想要在前一篇的基礎之上,把整個序曲的第一部份(意即Andantino之前的快板),做一些比較連貫式的討論。這一段我在德國Gera上大師班時,老師提過一個想法:真正的序曲在Andantino那憂傷的旋律才開始,前面都只是序奏,這個想法我覺得在整體考量上滿有其道理的,也因此採用到本篇標題上。
這個序中之序,是從樂曲開頭一直到排練字母B的地方,而它的布局大約長下面這樣:
銅管三響 – agitato e presto 兩次陳述 – 銅管三響
顯然需要討論的是中間兩次陳述 Allegro agitato e presto 的地方,這兩次陳述一次佔了16小節,另一次18小節,可以說長度非常相近,那麼他們的內容呢?
第一段的格律是相當單純的,四小節一句,共有四句,至於應該怎麼分句,上一篇文章已經提及過常見的「分句謬誤」,因此這裡務必要把3/8拍的第一小節視作句首。在這四句當中,頭三句的和聲都是四小節換一次,第四句的和聲則是每小節都換一次,意即和聲節奏大致上是穩定的,在最後一次的四小節句子中,做了收尾公式,這裡沒有什麼特別的和聲語法,只要知道便行了,如下圖所示:
整體調性還是在E小調,只是除了第四句的終止式所做出的和聲收束外,在頭三句裡面,暫時借用了A小調,也就是 iv級的調區,因為下屬功能的性質,有一種開展的意味,但因為和聲節奏緩慢,因而也頗有一種不知方向感的氛圍,直到第四句終止式才確認目標。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裡的力度務必維持在pianissimo,如同前篇文章所提出的:危機四伏,卻不能太過具現,實在有太多錄音在這裡為了做出激烈的感覺,就理所當然地大力演奏了。
緊接著來到第二次陳述,也就是從字母A開始的段落。這裡開始就是力度上更常出現演奏謬誤的地方了,不過在詳述力度規劃以前,還是先來看一下和聲的寫法,雖然和聲這裡仍然相對單純。與第一次陳述不同的是,這裡的和聲節奏直接減半,變成兩小節換一次,而到了第9小節時,和聲節奏變為一小節一次,如下圖所示:
由於兩小節換一次和聲節奏,這時就有了相關的議題產生:究竟該以Em-B,也就是I級與其裝飾和弦當成一組(這裡B和弦能否真的當成V級功能有可議之處,筆者認為仍只是I級擴充而已,詳見註解),維持四小節一句,抑或是跟著兩小節一變的和聲節奏,改思考成兩小節一句呢?前者會是共有兩句半的「四小節樂句」,後者則是五句的「兩小節樂句」。這裡每個小節音型模式都不斷地以一小節為單位重複,更讓這個議題變得模稜兩可。也許有人會有法則上、邏輯上合理的解釋,我自己本人是只能用比較想像力的方式思考:我選擇前者,依四小節樂句的格律繼續,原因有兩個:
- 雖然和聲節奏變成兩小節換一次,但在這之前基本上都是清楚的四小節一句,聽覺已經有很強烈的慣性,除非有明顯的破壞格律,否則光是和聲節奏變為兩小節,就要當成兩小節樂句來處理,於聽者說服力似乎不足,再者,在字母A前四小節還有一小節為單位的更密和聲節奏,更加讓和聲節奏變為兩小節一輪,成為不明顯的事。
- 如此到了第三句時,句子走到一半卻被新的格律闖入的這個效果會比較明顯。這樣講可能不清楚,如果用文字來比喻的話,每個字等於一小節,假設新的格律是「燒餅油條」這四個字,我前面想選擇四小節句型希望做到的是像:
珍珠奶茶、珍珠奶茶、珍珠..燒餅油條!燒餅油條!
第三次還沒說完,就被闖入,而如果選擇兩小節句型的話,雖然我也覺得是可接受的選項,但好像就比較缺乏破壞慣性的驚奇感:
奶茶、奶茶、奶茶、奶茶、奶茶、燒餅油條!燒餅油條!
闖入後的新格律,除了是一小節換一個和弦外(事實上從第三句開始就是一小節換一次了,是Em-E7),和聲功能也有所變化,在上圖中用(cp)—來呈現的,是我個人分析音樂的習慣記法,意指這裡是「對位延長」,也就是不具備和聲的功能性,也就是沒有T功能(主)、S功能(下屬)或是D功能(屬),只是用一些模進、經過的手法把音帶過去;直到銅管三響前4小節,才出現了明顯的終止式。
簡單來說,在這兩次各自是16小節以及18小節的陳述當中,發生的事情如下:
第一次陳述–Am調區(iv擴充),四小節一句,第四句進入終止式結束
第二次陳述–Em調區(i級擴充),四小節一句,第三句到一半闖入四小節的「對位延長」之後終止式結束
在講了一大段雖然繁瑣卻必要的音樂分析之後,現在繞回來討論音樂處理上的事,首先是力度方面,總的來說可以這樣講:
第一次陳述的力度,基本上都維持在pianissimo
第二次陳述的力度,分成三組人馬各自開展,用不同路線朝著相同目標-終止式的forte力度進:
- 兩部小提琴是從前面pianissimo的力度銜接,並寫了crescendo,逐漸推高到最後進入終止式時的f,這個漸強先後歷時14小節的鋪陳,從pp推升到f。
- 中提琴一進入第二次陳述,直!接!用!mezzo forte 演!奏!而且演奏的音型是連續16分音符,這也在音樂密度上比前一段更高。
- 上述兩項以外的樂器,原則上維持著跟第一次陳述一樣的力度,直到終止式之前的「對位延長」時才陸續開始加強力度。另外要順帶一提的是,除了中提琴增加音樂密度外,大提琴與低音提琴低音聲部對於動機的回應(密集接應,stretto般的效果),也讓音樂的織度加強(密度:density,織度:texture)。
上面紫色的字來自譜上白紙黑字的資訊,用成語來說,是板上釘釘的事,卻很少有錄音或任何演奏團體執行,如果正確地執行,理想上應該是會在字母A的時候突然聽到響亮的中提琴同音16分音符,與此同時其他聲部都還渾然未覺地維持前面極輕的力度;小提琴聲部的線條逐步感知到中提琴的危機感,漸漸增大力度,而其他聲部在最後被前述兩個聲部鼓舞,一同衝往forte的力度。
如果以圖形化的方式表現,理想上的力度應該是這樣發展的:
但也不得不提現實生活中操作的難處,首先是在上一篇文章提及的,一般的演出傾向於「照本宣科」錄音,也就是「錄音怎麼做,我就怎麼做,肯定不會錯」的這種態度(事實上很常是錯的)。但即便花費時間跟團員解釋,基於合奏的本能,當中提琴的左右鄰居聽到中提琴突然開始活躍地演奏起來時,潛意識上很難不被鼓舞而拉出更強的力度,「需刻意無視中提琴的力度」這是第一層要控制的點,而對小提琴來說,突然從前面的齊奏(unison):
變成一部高了八度上去,音域更響亮以外,跟二部以八度關係強化了聲響的立體感,
後者這種在音響上本來聽起來就會變得因為音域以及立體感兩件事變得加倍明顯,也就是加上前面的心理因素,總共有三層要控制的點,如果再加上更前面所敘述,聽錄音造成的演奏慣性,那就是四層阻力了。因此很可能會變成即使小提琴的人真的用pp的力度,聽起來還是像突然變大聲的結果,也因此,要說到了A段需要讓小提琴用ppp的力度拉(以達成聽起來不要變大聲的結果)都不為過,這也是很難確實執行的原因。
不過我也相信,要是有一天能真的讓這樣的層次感確實地被執行時,我大概會感動到全身發麻吧!
本篇文章就到這裡,下次希望可以從Andantino開始討論。
註1、如果只是和弦在 I 跟 V之間交換,往往那個V並不具備屬功能,只是作為I級的裝飾擴充而已,如果很難理解的話,可以想像一些進行曲的低音聲部以及定音鼓,常常會連續地C、G、C、G交換(以C大調為例),那些G音,本身並不會讓人有音樂進入屬功能的感覺,純粹是裝飾功能。因此筆者認為,兩次陳述的開頭,分別是 Am-E-Am,以及Em-B-Em,實際上都各自可以視為一個Am擴充以及Em擴充。
註2、筆者在這裡提及力度變化時,指的都是crescendo或是diminuendo這種文字式的指示,圖形式的<跟>,幾乎可以說跟前面的文字式各有各的指涉,彼此可以有點關聯但絕不相等,即便本文討論的曲目,都可見到許多例證。也因此本文在提及力度變化時刻意地略過這些符號。然而現代在樂理教學時,時常將<視為與crescendo相等之物(>則被教學為等同於diminuendo),會造成許多理解20世紀以前作品的障礙與矛盾。有關這件事,或許之後主題告一段落時,也能寫文章討論。
本網站所張貼之文章皆為筆者之個人心得,如需使用請來函討論,不允許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改寫或轉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