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到一些當代音樂時,有時我們會太著迷於討論那位作曲家用了哪些技巧、音效;在介紹當代最受歡迎的作曲家魏德曼(Jörg Widmann, 1973-),自然容易也有這樣的傾向。事實上在他的樂譜中所用的當代技巧,許多並不是特別新穎的;或者應該這麼說,由於作曲家們總是一直在尋找新的聲響,就算今天魏德曼真的獨創了某些特殊演奏法,在當代音樂的體裁下,似乎也不是十分特別的事情。舉凡他的樂譜中經常出現的:吐氣聲、吸氣聲、對著樂器叫、弦樂的各種位置拉奏法、極限音域的探索以及打擊使用彈力球摩擦鼓面等等,在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也常可以發現。
誠然,聲響也是音樂的重要元素之一,然而與其討論有哪些音效,不如討論魏德曼如何將這些別人作品中可能也會出現的聲響跟技巧,化為他自己的語言。而這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歷史上的偉大作曲家之所以偉大,許多時候也不是因為他們如何標新立異,而是他們能把手邊所能用的素材手段,用得淋漓盡致並加以突破。
這首《骷髏之舞》,是由國家交響樂團與數個歐洲知名樂團聯合委託魏德曼所創作,是他很近期的作品,相關的樂曲解說在 Schott 出版社的網站或是 NSO 的 Facebook 粉絲專頁都可以找到,就不另行贅述;這篇文章著重於簡介音樂上的動機與主題,陳列出經常出現的樂曲材料,並將在下一篇文章介紹樂曲架構。
講到這曲名,難免會想到法國作曲家聖桑(Charles Camille Saint-Saëns, 1835-1921)的《骷髏之舞》,但就音樂主題、和聲等等的實際層面來說,魏德曼的同名作品並沒有與前者有顯著相關之處,也許只有木琴的運用能夠稍稍喚起一些連結吧。
魏德曼的這部作品,就筆者目前研究來說,大致上能夠分為序奏加上五個段落;具體到底應該如何分段,則要待排練開始後實際看他的工作狀態方能印證或是修正。在這數段音樂中,有三個顯著的動機與兩個鮮明的主題特別明顯;因為有興趣閱讀本文的人可能都是即將參與音樂會的愛樂者居多,這裡也順便定義一下動機與主題:
動機:短小的音樂句型,經常以各種面貌出現,只要具有節奏或音型的特色,高辨識度又重複一定的次數,就常被稱為動機,就算就只有節奏,只要形象鮮明,也有可能構成動機,例如《命運》交響曲。
主題:通常指一段有一定長度的旋律,並在樂曲中具有主導地位,在古典音樂的奏鳴曲中,經常會有兩個具有強烈風格差異的主題;但有時也會有難以區分是動機或是主題的灰色地帶。
下面在介紹時,會搭配上面 Youtube 附樂譜版本的音樂連結做搭配。
三個顯著的動機
動機A(連續往下大跳)
上面這個動機在整首曲子最起碼出現了28次,每次都會有微幅的變化,有時候使用不同的音程(音和音之間的距離),有時候使用不同的樂器音色;不過這個動機也有兩個特點:其一,通常寫在高音域,會有尖銳的聲響效果;其二,馬林巴琴經常參與演奏這個動機,上述的至少28次運用中,有15次都用到了馬林巴琴。這也是少數可以跟聖桑的《骷髏之舞》聯想之處,西方交響樂團中第一次使用到木琴就是在聖桑這首曲子,因此木琴聲可以說是與這首曲子有很深的羈絆,而馬林巴琴做為音域更深沉更廣的木琴家族,具有類似質地的音色。在聖桑的作品中這個聲響是用來比擬骨頭碰撞那種格格作響,也許在魏德曼的這部作品,也可以做如此的形象連結。
可以聽上面 Youtube 連結的10:06-10:27,是馬林巴琴比較明顯的其中幾次,也較能清楚地聽到這個動機的「輪廓」。順帶一提,在9:48的位置,是動機A最高亢、喧鬧的一次,出現在小提琴與小號上。
下面這個錄影版本的10:23-10:40,也可以看到擊樂演奏家實際敲打的樣子:
動機B(音階上下爬行)
這個動機出現的更為頻繁,如果說動機A出現的時機是點狀的,如同一閃、一閃一樣不時出現在樂曲中,那動機B因為它線性的形狀,也會另有連續綿延不斷反覆的寫法。這個動機通常寫在低音域,且經常由鋼琴演奏,與上面的動機A有明顯的音域差異,可以說是有如低沉的吼叫一樣的形象。可以聽看看樂譜連結的7:28,是動機B綿延不絕出現的一個樂段。如果把這種反覆連綿出現的動機B,都整合起來當成「出現一次」的話,全曲動機B出現的次數也至少有26次了,同動機A一起,頻繁地現身並貫穿於全曲各處。
雖然上面提供的幾個觀看時間點,都是樂曲的中間,不過也要指出一點:這兩個動機在樂曲的第一小節即以破題的方式同時帶出來了,上面只是要分別單獨地介紹兩個動機,所以選了別的地方。樂曲開頭如下圖所示,不同的螢光筆代表不同的動機:
動機C(6個音左右的半音階下行)
雖然名為半音階,但實際上中間偶有穿插全音,只不過為了標明各動機之間的特色區別故而稱之。
這個動機經常以弦樂弓桿奏的樣態呈現,可以參考樂譜影片裏面的6:23處,在中低音域反覆地出現這個下行的動機。動機C同樣不時地會出現在各處,也有一整個樂段以這個動機為主體,有時候則會倒過來改以上行的方式呈現,這是古典音樂常用的倒影手法。
兩個鮮明的主題
主題A(蘇格蘭吉格舞曲)
在成串的無調音樂以及各種音堆、聲響效果中,突然出現一段有調性的舞蹈音樂,跟前後文有著搶眼的對比,也使聽者與演奏者特別印象深刻,請參考上面附譜的 Youtube 連結3:06處。在這個主題出現時,有兩件事值得一提:其一,這裡的打擊樂也另外寫了大鼓+雙鈸作為節奏性伴奏,這是西方管弦樂團很典型的寫法,可以說不只主題A出現了古樸的感覺,也利用了打擊的音色,在一片新音樂聲響中映襯出一種陳舊的感覺;其二,同時會存在著一條半音階下行的線條,在上述兩個較為「傳統」的效果中,增加了一點不確定性。
主題A下一次出現的地方是樂曲後段(影片13:20處),由鋼片琴演奏,有著一點神祕感,半音下行的線條也依然存在。
主題B
辨識度遠沒有主題A那麼高,不過由於有一整個樂段都是這條主題在發展,因此也提出來介紹。這個主題的特色主要是以兩次的下行分解和弦開始(一般聽眾或也可以用「兩次的降落音型」來記憶),不過在這之後接續的發展則不一定一樣。
在附譜影片的7:33、7:48、8:51、9:11、9:29等處都有明顯的使用,全曲442個小節中,大約有77個小節的篇幅是在應用主題B,因此提出來幫助聽者記憶。
雖然樂曲中還有其它的動機,諸如兩音四度下行、四度連續上跳等等,但在全曲角度來看較屬於次要,因此暫且略過不提。為了避免篇幅過長,這一篇文章就專注在素材的陳列以及簡介上,下一篇文章會稍微分享筆者暫時劃分出來的樂曲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