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用英文介紹過的 A Nature Gesture 這本書中,作者提到了一個觀念:原型角色(archetypal figure),首先簡單敘述一下這個詞用字有多麼精確:
Archetype 是指一種 “typical of an original thing from which others are copied” (劍橋辭典定義),意即其他人事物所效法的源頭,而這個字的語源則來自希臘文的 ἄρχω (árkhō),意指「起始」加上 τύπος (túpos) ,也就是「型態、種類」的意思。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雖然它並不一定準確):柏拉圖式的語言裡面用這個詞指的是對一件事物基礎性格的體現,而心理學家榮格的學說中則似乎將它用在描述人的集體潛意識。
這個詞在本書裡面的用法,我覺得最接近台灣中文所說的「中心思想」,以下簡單引述幾句書中的內容:
形式首先是以原型(Archetype)的樣子存在的,遠遠早於它形成一個明確的可感知形式(這邊說的是,特定的一件藝術作品中,所具備的明確而獨特的形式);簡言之,這個原型是先於音樂的形象。
每個演奏者首先都應該嘗試著破譯這幅形象(雖然,也當然,會冒著犯錯的風險),接著再從破譯結果中得出其他詮釋所需的參數:速度、運音法(articulation)、聲音的質地、力度的規劃、作品不同部分的過渡等等…如果對這個初始形象沒有明確的定義,那麼所有的詮釋參數,終究都只會保持著恣意妄為的樣子
一個作品有無窮盡的正確詮釋(一旦形式被辨認出來,那就可以用無數的方法感知它與愛它),但不是所有的詮釋都是正確的(如果我們在辨認形式的過程中出錯了,那麼對作品的感知便有所扭曲,那麼我們便真的是在讓作曲家說出一些他不曾想過要說的話了)。
作者不斷強調找到原始形式,找到作曲家據此所發展出來後續的那個最初的中心思想、原型。雖然讀得心悅誠服,但原本我曾經覺得這個概念很難向人解釋,但隨著 Netflix 上映的《幽遊白書》真人版,我卻赫然地找到了最佳解釋!簡言之,《幽遊白書》是沒有找到 archetype 的,而早先的《海賊王》真人版,或許有賴於作者尾田榮一郎本人的參與,即使劇情跳接、改作,卻不會讓人感到扞格,是有 archetype 的。
原來以為有可能是因為我對《海賊王》的原著夠熟,所以腦袋可以腦補起來空缺的劇情或礙於篇幅沒辦法深度敘事的人物刻劃,但反觀《幽》劇,我也是非常熟悉其原著,在看整部劇時,卻只感到滿滿的不協調感。想要重現出「名場面」,也依此凝縮、改編了前面的劇情,但每一個改編或重現,縱使再巧妙、再試圖把服裝、對話那些都盡量弄得「正統」,依然難改其沒有中心思想的本質。因此整部劇看起來,就是乏善可陳的真人版改編,每個人物的行為都像在演戲,不是角色自己動起來的。一邊讓我覺得「導演/編劇到底有沒有看過原著」,一邊看著他們努力重現名場面又很確定他們應該是看過的。這種矛盾感一直揮之不去。
再進一步說,或許這也是我們在看電影、戲劇的時候,常會覺得「這個人演得很不像曹操」,「那個人根本就是海格」。大概也是來自於閱讀作品時,所朦朧地感知到的 archetype 會讓我們做出這樣的評論,而如果像音樂工作者,要身負詮釋作品或解析作品、再造作品的責任時,對於 archetype 便不能只是隱約地抓到,而需要非常清楚的定位吧!